[親子教養]看見孩子的 I’m perfect !!

轉念放下擔憂後,我們會了解到每一個不完美,其實都是神創造的完美!

來到美國之後,海馬開始定期的上教會,有一天星期天下午當我們正要離開教會的時候,小魚萱興沖沖地向我跑來,問了我一個問題:「媽咪!不完美的英文imperfect怎麼拚?」

我想了想,開始唸道:「I-m-p-e-r-f-e-c-t」

小魚萱點了點頭說:「嗯嗯!對啊!不完美imperfect這個英文字,其實就是I’m perfect!對不對啊?不完美沒有關係,因為不完美代表的就是一種完美啊!在神的眼中,我們都是完美的!」

回到家之後,我一直想著這句話,我們家的女兒自從轉成青春期之後,他的“自我”開始蓬勃的發展,在賀爾蒙以及孩子心理的轉變期之中,他的個性開始出現、人格特質也變得很明顯!所以我常常會唸他、說他,或者是好好地糾正他!

德國的大文豪歌德對於植物學有他獨特的見解以及喜愛,在他的植物變形記他曾經提到,所有的動植物都有一種「原型」,所有植物的原型就是葉子,隨著時間慢慢的增長,各種植物從原型開始隨著其特有的生物結構,開始有其不同的型態!

我認為,孩子的成長過程也跟歌德的植物形態學有其相似的地方,小時候的孩子就像是一粒小種子,在父母的細心呵護之下開始慢慢的發芽,從小寶寶階段開始吃喝拉撒、到學習走路的過程,每一個孩子幾乎都一樣,但是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孩子的自我開始發展、他的人格特質也開始萌芽,然後到青春期的時候,好似一夜之間,孩子成長為你不再瞭解的生物,有的孩子變得內向、有的孩子變得外放,有的孩子變得積極、也有孩子變的負面愛抱怨…

有的時候我們明明以為自己種下去的是玉米,可能到了青春期才發現原來孩子不是高高的玉米而是躲在土中的胡蘿蔔,這時候到底該怎麼辦?

我們從自己生活的經驗開始思考,自己的青春期開始回想自己希望怎麼樣被對待、還有當時自己的想法來思索,我們都了解很多時候,那些讓人討厭的缺點只不過是優點不小心被轉大了音量,原本可以是很美妙的音樂瞬間變成了噪音!

海馬問我:「如果有一天,小魚萱長大變成了律師,你會不會訝異?」

我:「不會啊!他超愛回嘴、而且很愛辯,他如果參加辯論社的話,我覺得他一定是高手,有的時候我都氣得說不出話來了,他還可以一直講….」(碎嘴的青少年也是很恐怖的)

海馬:「那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其實這一點是不是他的優點,但是被他自已的行為放大的好幾倍,用不好的態度來表達,以至於變成與爸媽衝突的點?」

我點了點頭,非常認同他的話,當爸媽我們的往往會因為當下自己所面臨教養的困境而感到無助,或者是因為孩子眼前的表現感到失望、然後開始無限的想像,等他20歲、30歲的時候還是這樣、然後他會一直失敗、受挫….

美國著名的法學家、最高大法官Oliver Wendell Holmes Jr.小奧利弗·溫德爾·霍姆斯曾經說過:「我發現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事不是我們所站之處,而是在於我們正前往的方向!我們有時需順著風、有時需逆著風前進航行,但是我們必須航行!不是無目標的漂移、也不是依著錨停滯!」


我們其實並不知道孩子的未來,我們也不該把孩子的未來放在自己的擔子上(我們把自己的人生負責好就很厲害了!)

如果我們能夠退一、退十步來看,用更寬廣的視野來看孩子、用更遙遠的眼光來看來子,把我們對於孩子美好的圖像放在心中,包容心就出來了!耐心就出來了!

要知道,我們沒有辦法把孩子放進一個模子裡,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我們永遠不可能把孩子“修成”完美,有些孩子就是從錯誤之中成長,有些孩子就是需要被碰撞、然後他們的尖角才會慢慢的被磨掉…就像我們在變成大人的過程之中,生命自會歷練我們一樣!

從種子般的孩子到底長大會變成雜草還是良藥,端看他自己人生的遭遇,但是我們在孩子成長過程之中可以做的事情,就是「改變自己對孩子的態度」,然後一步一步「有耐心的引領他往正向的方向前進」!

雖然很難,但是父母這個角色就是那麼不輕鬆,就是聖父、聖母等級的人物挑戰,所以我們需要原諒孩子一次次的錯誤,我們還是需要一次一次的劃清界線、慎重的告訴孩子世界的規範、待人接物的原則。

但是我們可以做的事情是「轉念」,換個角度、換個方式來看孩子,知道這一切都會過去,知道有時候孩子的缺點可能正式孩子未來的長處,知道只要我們持續的給孩子有邊界的規範、但是無條件的愛,以及正向的態度,有一天孩子會長大,然後唱出他自己的旋律,演奏出他們美妙的生命之歌!
轉念放下擔憂後,我們會開始看見孩子不完美之中的完美,我們會了解到每一個imperfect(不完美),其實都是神創造的I’m perfect(我是完美的)!